梵蒂冈 - 教宗方济各亚太牧灵之旅与当代教会的使命

星期二, 3 九月 2024 教宗方济各   使命/传教   福传   宗徒之旅  

VaticanMedia

Gianni Valente
罗马(信仰通讯社)—随着从罗马起飞的专机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徐徐降落,教宗方济各的第四十五次牧灵访问之旅正式开始了。这位年近八十八岁的罗马主教,正迎来就职以来最漫长的一次牧灵之旅。其间,他的足迹将遍及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新加坡,探讨和会晤那里的教会和人民。此行,远离了全球媒体关注的战争和权力冲突地区。
接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平民区维拉拉卡尔克瓦堂区简报采访时,当时的贝尔戈里奥总主教曾经表示,“从外围看现实比置身其中会更好”。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自己以某种方式控制的空间里活动。这就是中心。只要我们离开中心,离开它,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阿根廷哲学家阿梅莉亚·波德蒂(1928-1979)的研究中也指出了这一观点。年轻时代,贝尔戈里奥就认识了她。讲课时,她也经常重复说,费迪南德·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之后,人们对欧洲的看法不同了。从马德里看世界与从火地岛看世界是不同的:视野更加开阔,人们可以看到那些从帝国“中心”所看不到的东西。
教宗方济各的亚洲和大洋洲之行,也有助于我们把握教会历程和当今世界的重要细节。这些细节,是媒体报道当今时代时没有抓住或掩盖的。
鉴于特定的境况,亚洲许多地区的基督信仰团体在某些方面经历着与基督信仰初期教会相似的情况,也因此使他们效似宗徒时代。即使是在拥有悠久“基督信仰”历史的国家,这一观点在当前历史时刻也值得铭记。在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再对基督信仰真正有兴趣,也不再与基督信仰有重要的、生死存亡的联系。
生活在佛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等伟大宗教传统所塑造的“多元”文化环境中,是亚洲大多数基督信仰团体的生存条件。这也使他们更接近宗徒时代,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情况。这里的基督徒与在国内占多数的穆斯林和谐共处,充分表明基督信仰团体在各民族中蓬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不受 “文明冲突”逻辑束缚的道路。
在东帝汶,教会团体分担了这个年轻国家的艰难历史进程,完全融入到了这一历史进程中。在经历了那段艰难岁月的考验后,参与教会和圣事生活的人数不断增加。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治愈创伤,并帮助东帝汶与印尼和解。置身于国家民族历史中的基督徒们宣信着自己的信仰,分担同胞的喜怒哀乐、梦想希望。
和亚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一样,巴布亚新几内亚地方教会也怀着对许多传教士殉道者的感激之情。在教宗方济各训导的鼓励下,地方教会团体正在因地制宜地善度信仰生活,逐步消除以“文化殖民化”来解读和表述基督信仰与亚洲之间关系的偏见。将与教宗方济各会面的传教士们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传教,即走出自己的领域,向所有人宣扬基督的爱和救赎。可并非过时的习俗,而是作为保持教会活力的恩典继续蓬勃发展。
基督信仰起源于亚洲,并不是作为西方宗教的附属物“回归”亚洲。旅途中的基督信仰团体深深地扎根于地方环境中,绝非所谓的“外来团体”。
当前历史条件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当下,一切都被解释为所谓的西方与西方以外的一切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Agenzia Fides 03/09/20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