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 又一部关于架起沟通中国“桥梁”的刚恒毅枢机新书出版

星期二, 18 六月 2024


Gianni Valente
罗马(信仰通讯社)—“特别是面对中国人,我认为现在是时候不以任何方式认同天主教似乎受到保护的质疑,更有甚者,认为天主教似乎是为欧洲国家服务的政治工具”。藉此,原籍意大利北部弗留利省的塞尔索·科斯坦蒂尼,即著名的刚恒毅枢机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阐述了他作为首位宗座驻华代表(1922-1933)使命的主要特点。
最近,中梵关系的演变以及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关于主教任命协议,再度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梵蒂冈与北京对话的先驱——刚恒毅枢机(1876-1958)这位人物的兴趣和研究。然而,近几十年来,早在《中国和圣座关于主教任命临时协议》签署前,他的同乡、威尼斯圣比约十世教会法学院教授、刚恒毅枢机列品事务主教团代表布鲁诺·法比奥·皮金蒙席便一直不遗余力地努力延续着人们对这位二十世纪天主教会杰出先知式人物的记忆。
现在,皮金教授编辑的新书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刚恒毅枢机鲜为人知的多面性格。
这部新书题目是《刚恒毅枢机与中国。东西方“桥梁”的建造者》。刚恒毅枢机之友协会发起、Marcianum Press出版社出版。二O二三年,在这一协会努力下,波代诺内教区教会艺术博物馆永久性展出《刚恒毅枢机与中国展》。
六月二十日星期四下午五点,将在传信部所属宗座传信大学礼堂举行新书发布会。圣座国务卿皮埃特罗·帕罗林枢机、圣座福音传播部初传和新地方教会部秘书长福图纳图斯·恩瓦丘库总主教,以及圣座法律文本部秘书长胡安·伊格纳西奥·阿里埃塔主教等将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讲话。刚恒毅枢机家乡康科迪亚-波代诺内教区主教朱塞佩·佩雷格利尼蒙席、宗座代表藉宗座传信大学校长文琴佐·波诺莫教授将分别致开幕词。
波代诺内、菲乌梅、北京、罗马
这部新作中,多位学者揭示了刚恒毅枢机不拘一格的个性特征。从康科迪亚-波代诺内教区晋铎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曾担任从康科迪亚-波代诺内宗座代牧),到担任菲乌梅(现克罗地亚境内)宗座署理所开展的牧灵活动。一九二O至一九二一年期间,他据理抗争意大利诗人加布里埃尔·达农齐奥和意大利民族主义势力想要重新征服这座城市并独立的企图,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
书中,历史学家阿戈斯蒂诺·乔瓦尼奥利教授再现了刚恒毅——中国的“伟大福传者”的形象。而阿德尔·阿菲夫·纳斯尔则阐述了他对首届中国天主教教务会议的贡献。新作第二部分,则重新揭示了教会艺术家和雕塑家刚恒毅枢机。全书配有150幅照片和插图,介绍了枢机遗赠的艺术作品和珍贵的中国纺织品,以及Simon Ee Kim Chong 编辑的珍贵书目评论。
刚恒毅方法和主教任命协议
皮金蒙席主编的这本新书是纪念上海首届中国教务会议百年(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二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月二十一日,宗座传信大学与本社、福音传播部中国牧灵委员会合作举办了一次重要会议,纪念中国天主教首届教务会议一百周年。上海教区沈彬主教、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福音传播部首传和新地方教会部代理部长塔格莱枢机等发表了讲话。
教宗方济各向大会发表的视频讲话中,强调了刚恒毅为上海教务会议的召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应比约十一世教宗的要求,这一会议隆重举行,旨在在中国土地上重新启动使徒工作,促进和陪伴中国本土教会的成长。同时,抵制也渗透到教会实践中的殖民主义思想。讲话中,教宗方济各表示,“刚恒毅仅是再三强调,教会的使命是‘传福音,而非殖民’。在上海教务会议中,也得益于刚恒毅总主教的贡献,圣座与在中国的教会之间的共融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果实”。
为本书作序时,帕罗林枢机补充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宝贵细节,从而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了解他所谈到的“刚恒毅方法”。
在中国工作多年后,刚恒毅返回罗马出任传信部秘书长。一九五三年,比约十二世教宗擢升他为枢机。这本刚恒毅枢机新书中,还记述了他作为宗座代表期间为促进罗马圣座与中国当局之间的直接关系所做的耐心而顽强的尝试,以及西方势力为阻止教宗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与中国政府打交道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破坏——且几乎总是成功达到目的。帕罗林枢机指出,“这条道路为教会指明了方向。今天,教会仍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正如二O二二年续签的圣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达成的临时协议一样。早在二OO七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就希望签署这一协议。二O一八年,在教宗方济各主持下签署的临时协议涉及中国主教的任命。是一九二六年在刚恒毅枢机的努力下,比约十一世在罗马祝圣六位首批国籍中国主教的延续”。如今,同样根据二O一八年签署并两次延期的协议,“让孔夫子故里的所有主教都与伯多禄继承人和普世主教团共融了”。
国务卿帕罗林枢机还回顾了一九五八年中国未经教宗批准祝圣主教后,刚恒毅枢机所发挥的作用。“当时,对教会共融而言是何等痛苦”。刚恒毅枢机力荐比约十二世教宗不要用欧洲人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问题,因为这不是“分裂”的问题。这一建议产生了具体效果:一九五八年的通谕《Ad Apostolorum Principis》在提到未经宗座同意而祝圣的中国主教时,根本没有采用“分裂”。即使在新的政治形势下,比约十二世仍在文件中重申中国天主教徒有责任热爱祖国、尊重与基督信仰和道德不相抵触的法律,以促进整个民族的和谐发展。国务卿指出,“刚恒毅方法也是现在的灵感来源”。司铎和教授布鲁诺·法比奥·皮金主编的《一个图文并茂的方向》一书也是如此。
(Agenzia Fides 18/06/20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