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城(信仰通讯社)—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表的《债务世界》保告揭露,世界48个国家用于支付债务利息的支出超过了用于教育或医疗保健的支出。
为此,所谓还本付息,即为所得贷款支付利息,最终严重影响了最贫穷国家的生活,削减了国家预算中专门用于教育、卫生以及购买基本必需品和燃料补贴的项目。二O二四年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爆发的年轻人率先打响的抗议活动,就与此类不正当的债务机制密切相关。为了能够支付债务利息、减少国家的总体负债,肯尼亚和尼日利亚领导人提出了包括增加税收和削减补贴在内的财政法。
二O二四年六月十五日,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中向在场的,出席宗座科学院主办的 “应对南半球债务危机”研讨会代表时指出,“在管理不善的全球化、疫情和战争之后,我们现在又面临着债务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影响到南半球国家,造成了灾难和痛苦、剥夺了千百万人享有有尊严未来的可能性”。
教宗方济各希望“2025千禧年”能够为“大胆和创造性的新国际金融结构”铺平道路。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完全赞同教宗方济各的观点,指出“全球金融架构已无法满足二十一 世纪世界的需求。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
为此,确实需要创造力和胆识来推翻加剧贫富差距的金融体制。贸发会议报告强调“发展中国家正在努力应对国际金融体系,其根深蒂固的不对称加剧了危机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这种体系限制了发展中国家获得可持续发展资金的机会,迫使它们从更加不稳定和昂贵的外部渠道借款,从而加重了它们的债务负担”。
最近发生的事件加剧了这一挑战。自二O二二年以来,全球利率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预算更加紧张。高额的利息支出超过了基本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如卫生、教育和减轻气候变化恶果的措施。在拥有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每三个国家中就有一个的利息支出超过了这些人类发展关键领域的支出。
保告继续表示,“二O二二年,公共外债还本付息额达到3,650亿美元,占出口收入的6.3%。相比之下,一九五三年关于德国战争债务的《伦敦协定》将用于偿还外债(公共和私人债务)的出口收入限制在5%,以避免破坏经济复苏”。这凸显了当今较贫穷国家所受到的不同待遇。报告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61%的债务由私人债权人持有,他们在要求支付利息方面即使没有道义上也没有政治上的约束。
二O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教宗方济各在接见银行从业人员代表团时发出的呼吁变得更加重要,“禧年将至,提醒我们必须免除债务。这是为许多人,特别是穷人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条件。我鼓励你们播种信心,坚持不懈地维护、保持较高水平的社会正义”。
(LM)(Agenzia Fides 06/06/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