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 梵二大公会议与第一个千年的教会

星期四, 13 十月 2022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神学   使命/传教   教宗方济各  

Gianni Valente
罗马(信仰通讯社)—十月十一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举行的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六十周年弥撒圣祭中,教宗方济各在讲道最后带领信众祈祷时指出,“上主,我们感谢您赐予的大公会议恩典。爱我们的您,让我们摆脱自以为是和世俗批评的精神。让我们摆脱对合一的排斥。温柔抚育我们的您,引领我们走出自我封闭的围栏”。
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六十年来,这一教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直是围绕诠释教会性质和影响而展开的辩论的中心。有时,争议可能成为内部人员之间的争论,致命地暴露在教宗在讲道中所强调的“两极分化和‘各种主义’的邪恶诡计中”。
梵二大公会议的初衷是渴望更新教会的内在生活,也使其在律法上与时俱进,再次以新的活力在今天的世界重振其使命。
如果你想了解梵二大公会议所指出的让教会摆脱“自以为是”和“自我封闭的围栏”道路,那么,就要始终牢记这一伟大教会大会中所孕育成熟的果实,即大公会议文件。
阐述教会问题的大公会议文献的题目《教会宪章》(Lumen Gentium),以及开篇卷首便在简明扼要中清晰而又令人信服地指出,“基督为万民之光,本届神圣大公会议,因天主圣神而集合,切愿向万民宣布福音,使教会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个人”。从第一句话开始,梵二大公会议最重要文件就重申,教会闪耀的不是自己的光,而只是闪耀基督的光。正如比利时籍神学家,也是这一重要文件的主要编辑之一杰拉德·菲利普斯在评论《教会宪章》时指出的,“教会对此深信不疑:人的光芒不是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而是从她神圣创始人的身上散发出来的:同样,教会也很清楚,在她的面容上所反映出的这光芒将照耀全人类”。
教会是基督之光的反射这一观念,将梵二大公会议与教会的教父们联系在一起。为了表达这一概念,教父们采用了一个形象——也是教宗方济各常用的“月亮的奥迹”(mysterium lunae)。正如圣盎伯罗削所说,像月亮一样,“教会不是靠自己的光,而是靠基督的光照耀fulget Ecclesia non suo sed Christi lumine”。亚历山大的济里罗指出,“教会被基督的神圣之光所包围,祂是灵魂世界中唯一的光。为此,只有一盏灯:教会也在这唯一一道光内照耀,但不是基督本身”。
几年前,意大利历史学家,基督信仰史和东方教会史大学教授恩里克·莫里尼曾就梵二大公会议与最初几个世纪基督信仰教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接受意大利记者桑德罗·马吉斯特负责的教会新闻网站采访时,莫里尼教授指出,最后一届大公会议“是站在了第一个千年传统最绝对连续性的角度来看的,即尚未分裂的七次大公会议的教会”。莫里尼补充说,“促进教会更新的同时,大公会议无意引入新的东西——正如进步派和保守派分别都这样希望和担心的,而是要重返已经失去的东西”。
伟大的道明会神学家,也是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的教宗府神学家乔治·马里耶·柯蒂埃枢机(1922-2016)高度评价并引用了莫里尼的观点。二O一一年在《30天》杂志上撰文,指称教会历史“逐渐堕落、与基督和福音渐行渐远”;“第二个千年的教义发展不符合第一个千年期间未分裂教会所共享传统”的诠释是“历史学的神话”。作出上述澄清后,道明会神学家重申《教会宪章》中所表达的教会观点完全符合基督信仰最初几个世纪所共享的观念。柯蒂埃枢机继续指出,“在这两种情况下,教会都没有被预设为一个独立的、预先确立的主体。教会恪守这样一个事实:她在世界中的存在是作为对基督的存在和行动的承认而蓬勃发展、持续的”。由此,道明会枢机还得出了衡量指导教会在历史上的使命的标准这一珍贵见地。“如果教会认为自己在世界中是基督存在的反映,那么,宣讲福音只能在对话和自由中进行,放弃各种强制手段,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强制”。教会也可以请求宽恕,但“不是为了遵循世俗荣誉的逻辑,而是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孩子的罪过让基督之光黯然失色,而教会蒙召反映基督的光芒”。
文章中还援引了拉青格教宗,顺带指出正是对产生教会的月球奥迹的认识,可以使教会在使徒行动中摆脱错误和令人窒息的观点,那些似乎将基督徒在世界的存在视为“战略和指示性产物”的魔咒。最后,柯蒂埃枢机表示,或许,在当今世界中“对所有人来说,倾听那些不会把信仰视为理所当然的牧人们更加简单、令人感到安慰。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二O一O年五月十一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指出的,我们常常焦虑地担心信仰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后果,认为这种信仰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而不幸的是,这样的观点越来越不现实了”。
(Agenzia Fides 2022/10/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