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 教宗介绍圣太奥多禄留给后人的珍贵教导“对降生成人的上主的爱、以及对礼仪和圣像中展示的有形可见的上主的爱;忠实于领受的圣洗圣事、善度与基督奥体共融的生活;恪守贫困、俭朴和节制的精神”

星期四, 28 五月 2009

梵蒂冈(信仰通讯社)―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三,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例行公开接见中指出,“今天我们所要认识的圣人是宗教和政治生活都十分动荡不安的中世纪拜占廷时期的圣太奥多禄”。教宗首先介绍了圣人的生平简历。公元七五九年,圣太奥多禄出生在一个良善的贵族家庭。二十二岁时开始度隐修生活,在塔拉西奥宗主教手中领受铎品。但后来,因故与宗主教的共融破例,于七九六年被流放。与伊莲内女皇和解,迁至当地一所隐修院。他坚决抵制禁供圣像,因此于公元八一五年至八二一年期间遭鞭刑、被投监狱、流放于小亚细亚多个不同地点。最终得以重返君士坦丁堡后在隐修院定居下来,公元八二六年逝世。
教宗强调,“在教会历史中,圣太奥多禄被视为是隐修生活的伟大改革家之一、也是圣像的坚定捍卫者”。“他充分意识到,敬礼圣像意味着降生成人真理的本身。……为此,取缔敬礼基督的圣像便意味着铲除其救恩工程”。
圣太奥多禄将新的精神引入到了隐修生活内。“在他的作品中,坚持阐述了重返教父教导的迫切性。其主要特点便是坚持在隐修生活中恪守秩序与服从的必要性。受迫害期间,隐修士们四散分离了,每个人按照各自的理解生活。现在,他终于可以重新恢复团体生活了,就需要竭尽全力使隐修院成为一个真正有组织的团体。正象圣人自己说的,要成为‘基督的奥体’。在这样的团体内,才能具体地体现教会的圆满”。
圣太奥多禄教导说,“与普通基督信徒相比,隐修士们承担着恪守更加严格和强化的基督信徒责任的生活”。其特征便是“积极致力于贫困、守贞和服从的生活”。圣人十分具体地描述了恪守贫困生活的方式,指出“首先应放弃私人财产,以便学会摆脱物质的束缚、学会俭朴生活”。“不要依赖财产;学会放弃、简单、节制和淳朴。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团结的社会、才能战胜当今世界严峻的贫困问题”。在守贞的问题上,圣太奥多禄“丝毫没有掩饰个人经验;展示了控制自我的内在斗争,由此,尊重自己的身体是天主的圣殿,也尊重他人的身体”。
对圣太奥多禄来说,最主要的放弃是服从。“原罪之后,还有将自身愿望化为基本原则的诱惑”。今天,“许多潮流将人推向了十分危险个人主义和精神上的骄傲。必须努力维护基督奥体的圆满合一并使这合一不断发展,只有在合一中,符合秩序的平安,与在圣神内坦诚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一致”。
教宗本笃十六世继续指出,圣太奥多禄并没有因为身为长上而忽略会士们的灵修。“他亲自做隐修士们的神师”,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灵修指导,许多隐修院以外的人们也自愿恪守他所制定的《规范》。
最后,教宗强调了圣太奥多禄训导中的几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点:“对降生成人的上主的爱、以及对礼仪和圣像中展示的有形可见的上主的爱;忠实于领受的圣洗圣事、善度与基督奥体共融的生活;恪守贫困、俭朴和节制的精神。”
(SL)(Agenzia Fides 2009/05/28 - 字数:1,281;行数:4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