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 - 教宗在公开接见中介绍圣比德“为建设基督信仰欧洲”做出的贡献;邀请人们为“我们所有人都愿意重新发现我们共同的根源”祈祷

星期四, 19 二月 2009

梵蒂冈(信仰通讯社)―二月十八日星期三,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举行的例行公开接见中介绍了公元六七二/六七三年出生在英国东北部诺森比亚的著名历史学家和神学家圣比德。指出,可敬礼的圣比德“是中世纪初叶最杰出的学者”。
年仅七岁时,被父母送到离家不远的本笃会隐修院接受教育。由此,“得以成为中世纪最杰出的学者,完成了许多珍贵的著作。当他的修士们穿梭于欧洲大陆、来往于罗马时,总是随身携带着他的作品”。尽管身染重病,但他仍拖着病体继续写作。公元七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耶稣升天瞻礼之际,安息主怀。
教宗强调指出,“圣经是圣比德神学思想的主要源泉。他撰写的圣经诠释,全部以基督论的角度去解读。换言之,一方面认真倾听,弄懂文中究竟讲的是什么,这就需要真正去听、理解文中内容;另一方面,他坚信理解唯一天主圣言――圣经的关键是基督、与基督一道,在他的光照下才能懂得古经和新经是‘同一部’圣经”。“圣比德认为,教会普世性的增长并不仅局限于某一种文化,而是要全世界的所有文化共同构成。而上述文化,应从基督内汲取养料、并以基督为目标”。
此外,比德还热衷教会历史研究。“他研究了《宗徒大事录》中描述的时代后,重新追述了教父和大公会议的历程。坚信圣神的工程在历史内继续”。教宗继续强调,“比德愿意这样来描述教会的特点:a)公教性,即忠实于传统、向着历史的发展开放,如在不同内探索合一性、根据教宗大额我略的教导,在历史与文化的不同中探索合一性。b)宗徒性和罗马性:认为所有教会共同按照罗马历庆祝复活是至关重要的。他为制定复活瞻礼日期研究而成的学术性计算法,即礼仪年历,成为整个天主教会所采用的蓝本”。
教宗在要理中继续指出,“圣比德还是卓越的礼仪神学导师。主日和节庆弥撒道理,让教友们认识到应该充满喜悦地纪念信仰奥迹、并正确地融入到生活中,等待基督重返”。他还“提醒学者们要首先深入研究天主圣言的美妙,再以能够吸引人的方式将圣言转述给教友们;其次,介绍教义真理时要避免异端的困扰,极其谦虚地遵循天主公教纯朴的方式,因为,天主喜欢向谦虚的人启示天国的奥秘”。
最后,在谈到其圣德和智慧时,教宗指出,他被称为可敬礼的圣比德,因为“他的作品为建设基督信仰的欧洲做出了贡献”。
(SL)(Agenzia Fides 2009/02/19 - 字数:1,043;行数:36)


分享: